最新消息
首頁 最新消息
為什麼說今天的金融科技中概股像極了6年前的亞馬遜? 2021-04-10
文章来源:由「百度新聞」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http://36kr.com/p/1141994814834054.html"

賬號設置我的關注我的收藏退出登錄登錄搜索未來汽車日報未來消費未來地產36氪出海Tech星球超人測評媒體品牌企服點評EClub企業項目庫36Kr研究院Kr8創新平臺36Kr創新咨詢氪榜企業服務城市之窗政企對接政府服務LP源計劃VClubVClub投資機構庫投資人服務尋求報道36氪Pro創業者服務開放平臺商學院開氪會員服務首頁快訊資訊推薦Markets科技生活廣東最新創投汽車企服創新直播視頻專題活動搜索尋求報道我要入駐為什麼說今天的金融科技中概股像極了6年前的亞馬遜?一點財經?·?2021-03-17關注重估金融科技中概股的價值。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一點財經”(ID:yidiancaijing),作者:王蔓,36氪經授權發布。金融科技股不香了嗎?不,它們只是被低估了科技含金量的權重部分。過去十年間,國內金融科技行業在經歷了金融信息化的1.0階段、業務線上化的2.0階段的之后,目前已全面進入了金融與科技深度融合的3.0階段,并形成了以螞蟻、騰訊、京東等大型互聯網企業和傳統金融科技子公司為主導,垂類金融科技企業分散于各細分賽道的市場格局。眼下,與金融科技相關的話題依舊占據著全球市場的C位,然而相較于美國本土中一些金融科技新秀而言,中國的金融科技企業則更多被歸類于大金融產業,科技價值的評估受限也讓這一板塊的中概股處于一個整體被低估的狀態。不過,各方市場明顯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并試圖逐步調高行業估值模型中科技要素的權重。隨著行業整體估值的修復,360數科、信也科技、樂信等幾家海外上市的金融科技板塊中概股有望迎來補漲行情,同時,金融科技也將正式開啟下半場的精彩。美股市場正在“糾偏”在中國金融科技飛速發展的十年里,行業的高光時刻出現在2017至2019年間。雖然監管部門對金融創新業務開展的監管不斷趨嚴,但亦保持了審慎包容的姿態,與此同時,一波金融科技公司也順利登陸上了資本上市。從上市地來看,像卡拉卡這樣的第三方支付機構選擇了在國內A股上市,而宜人金科、信也科技、簡普科技等大多數金融科技企業則選擇了美股市場,以期獲得更高的價值投資。“通過上市融資,這些金融科技企業獲得了長足得發展,但由于中美兩國的金融科技行業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市場認知不同造成了金融科技中概股在美股市場中一直處在‘折價交易’的環境中。”一位資深行業觀察人士表示。這樣的結論并非沒有依據。中美兩國在金融科技的創新方向、實踐路徑等方面表現出極大的不同,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兩國所擁有的征信體系并不相同:在美國,三大征信機構幾乎覆蓋了所有人和公司的信用數據,幾乎已經構建了一個足夠完善的信用體系;在中國,央行主導下的征信體系僅覆蓋曾向金融機構有過借貸行為的用戶數據,而下沉城市中數以億計的“無痕”用戶并不在其中,因此征信體系仍有較大完善空間。當然也正是這種國家層面征信環境上的巨大差異,這也使得科技元素在兩國金融服務領域中的切入點,以及所發揮出來的功效在行業發展過程中,表現得不盡相同。鑒于美國本土用戶征信體系的完善,早些時候,美國的金融科技企業大多是面向B端金融機構,向他們提供技術輸出等服務。此后,市場才逐漸涌現出像LendingClub、SoFi、Acorns、Affirm等更多面向C端市場的金融科技公司。而在中國,征信的缺失正是金融科技的突破點,因此這一行業自然興起于捕捉離散數據、試煉風控模型和滿足個性化需求的C端信貸領域。此后,國內金融科技之所以換擋轉型到B端業務領域,更多是出于監管合規方面的考慮。整體上講,金融科技中概股股價被低估是受到諸多復雜因素疊加而成的,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美國資本市場對中國金融科技的估值評定,更多是參考金融板塊進行理解的,而忽略了金融為表、科技為核的業務底層;當然,這里面也有來自國內監管層面和市場層面等其他方面的影響。實際上,“華爾街”已意識到了這一點并開始做出“糾偏”動作。近日,花旗銀行發布研報稱,無論是政策層面還是企業經營層面,當前中國的市場格局已在發生變化,此時應是重新評估中國金融科技企業潛力的時候,中外金融科技公司的差距理應縮窄。金融科技的投資價值得以重新審視,不僅是從業企業的科技創新被市場各方認可的實證,同時這一重大利好也將為相關企業帶來一次價值重估的良機。中國業務還在發育從國內現有的行業格局來看,國內金融科技的市場結構趨向于少數大型企業主導。《2020胡潤全球獨角獸榜》顯示,這些頭部機構包含螞蟻集團、陸金所、微眾銀行、京東數科、銀聯商務等在內18家金融科技“獨角獸”,其總估值已達到16340億元。|資料來源:《2020胡潤全球獨角獸榜》、澤平宏觀《中國金融科技報告2020》當然這并不代表中小型金融科技沒有生存機會。畢竟,隨著國人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以及自身消費意愿的釋放,與之匹配的支付類、財富類、信貸類等各種新型業態不斷孕育而出。特別是借以數據和技術優勢,通過與金融機構接合作而獲得發展機會的金融科技企業,更成為眾多細分賽道中的翹楚。只不過,無論這些金融科技的成長經歷如何、企業規模如何,提升經營業績始終是一個共同的話題。鑒于目前金融科技行業的業務模式主要以助貸為主,因此企業經營能力的好壞,也在直接驗證著自身科技能力的強弱。這一點,我們可以從剛剛發布新一期財報的360數科和信也科技的表現中一窺究竟。2020年,360數科全年促成交易2467.58億元,較2019年1990.71億元增長24%;財年內,實現收入135.64億元,較2019年92.2億元增長47.1%。信也科技2020年全年促成借款金額達641億元,第四季度促成借款金額達210億元,同比增長24.3%;全年總營收達75.63億元,同比增長26.8%。除了營收大幅增長之外,市場衡量金融科技企業技術實力的另外兩大維度分別是——逾期率和機構合作,前者意味著經營耗損的控制,后者則代表了產業生態占位。從財報來看,360數科和信也科技兩家企業的逾期率均持續好轉:360數科的M3+逾期率降低至1.48%,D1入逾率達到史上最好的5.2%,近日更是降至5%以下;得益于用戶結構的不斷優化,信也科技第四季度的最終逾期率預計將低于3%。結構合作方面,360數科來自金融機構的資金占比為99%;信也科技則全部來源于機構資金,目前已與銀行、消費金融公司、信托等50多家持牌機構實現對接。機構資金成本相對可控,這不僅為其騰挪出更多利潤空間,同時也是市場認可的另一種體現。盡管360數科、信也科技的助貸業務穩健提升、逾期率也持續可控,但市場仍未給這2家金融科技企業應有的價值定位。從PE值來看,360數科為12.8倍,信也科技更是低至7.9倍,陸金所、樂信同樣不高,PE值分別為17.2倍和7.2倍。可以看出,像助貸這樣的科技賦能并不容易被市場理解,但這類業務模式的好處是不會因所謂“風口”而出現瞬間變化,其考驗的是產品的體驗,以及是否能夠通過技術滿足機構方的需求,并在為服務受眾的同時積累自身的價值增長。科技要素帶來價值重估對金融科技企業,市盈率估值法雖然采用較為普遍,但這種方式存在較大的缺陷,就是沒有考慮到企業未來的增長能力。實際上,市凈率(PB)才是金融科技中概股價值含量的更好體現。市凈率方面,目前美股市場中幾家中國金融科技企業的PB集中在1.5~3.8之間,其中,360數科PB為3.8,樂信為3.2,陸金所為2.9,信也科技為1.7。而美國本土金融科技企業的PB卻較中概股高出數倍、甚至數十倍,如做風險評估(主地產貸款和保險精算)的VRSK為10.4,機構服務供應商PayPal為14.6,信貸服務機構Afterpay為18.5,信用指數評級公司SPGI更是高達164.9。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其實也不難理解,主要有以下兩方面成因:一來,從行業監管的角度來看,市場中尚未真正出臺一套專門針對金融科技行業的官方指導,目前現行的業務規范、限定條件等監管要求,幾乎都是按照金融監管所執行的,因此大多數投資人對于金融科技行業的定性和估值,也就自然而然地將其歸類于大的金融板塊。二來,此前監管對金融科技行業進行過幾次力度較大的整治,橫向上涉及準入資質、業務形態等方面,縱向上更是細化到獲客、風控、放貸、催收等各個環節,這種被動轉型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從業企業的業績穩定。“從業務邏輯上講,信也科技也好,360數科這樣的生態企業也罷,他們的崛起抓住的是數據和科技的機會,然后對傳統金融服務進行變革。所以金融科技公司的本質其實是科技公司,而非直接參與交易的金融公司。”上述行業觀察人士進一步指出,“相較于美國本土金融科技企業,金融科技中概股的市凈率普遍不高,這恐怕與海外資本市場對中國金融科技的審視還停留在過去思維里有關。但事實上,中國金融科技的發展已超越了美國金融科技的發展,為了確保市場的公平性,美股應調高對中國金融科技企業的預期指標。”|科技創新企業價值增長曲線不過從趨勢上來看,科技在估值模型中的權重正在不斷加強,這有望改變金融科技行業的估值邏輯。對于這些金融科技中概股而言,將科技收入作為新的增長極,不僅意味著能夠以更輕的模式、更低的資本金去撬動起大的發展空間。與此同時,科技變現所帶來的業務和財務的增速,也意味著行業“天花板”的挑高,行業估值模式向科技企業靠攏的重要趨勢。這樣的案例,在資本市場中并不少見,今天的“信也科技”“360數科”等很像過去的亞馬遜。2015年初,亞馬遜與阿里巴巴的市值同為2000億美金。到2018年,亞馬遜與阿里巴巴凈利潤同為110億美金左右,但兩者的估值卻天差地別,亞馬遜的市值8728億美元,PE高達75.99倍,而阿里市值只有5486億美元,PE只有24.38倍。究其原因,是市場認為對兩家公司的定性不同:由于亞馬遜的主要利潤來自于云服務,因此亞馬遜被視為一家科技企業;而阿里巴巴的主要利潤來自于電商業務,因此其只是一家電商平臺。回到金融科技行業之中,拉長周期來看,即便是有一天經營主體將要再次面臨轉型,脫離助貸模式、與金融機構變為純技術輸出的B0T模式,雖然不會從根本上顛覆行業的估值邏輯,但這種既規避監管風險、又弱化周期風險的方式,不乏也是一種可行的業態升遷。結語眼下,馬上消費、銀聯商務等金融科技企業順利完成科創板的上市輔導,不難預見,A股的大門也正面向更多金融科技公司而敞開。當然,這或許并不局限于IPO企業,同樣也為那些已登陸海外資本市場的金融科技企業,鋪設著一條回歸的通道。

關鍵字標籤:www.liidda.com.tw/service.html
牛排皆經過嚴格挑選牛肉,空運新鮮牛肉,科技冷藏設備保持肉品鮮美。
專業料理師傅煎烤牛排,多樣精緻牛排餐可供挑選。
提供吃到飽服務,除了高級牛排餐可享用,更可隨意取用飲料、熱食、甜點。